蘇蘇今日去聽了一個講座,是有關於抄《心經》的好處,淺談心經解釋。
以往我對於要做有關於宗教立場的事情會稍微有點排斥~不是因為與我的信仰不符,而是我本身與少年Pi有點像~
從小便接受多種宗教文化的洗禮,對於各個宗教教義也感到有興趣~
但當我接觸愈多我愈迷惘,因為我總覺得這些都是“一樣的”,
大多宗教都是勸人為善,追尋內求,內觀自己,但是在形式上有諸多的不同,也各有不同規範。
當我們追求宗教真理時,是否因為後人加諸的諸多形式,將宗教真義淪為形式上的迷信了呢?
因此我本身是尊重各個宗教,但是並不偏頗任一宗教的。
但是今天聽抄心經的講座時,覺得很認同老師的說法~特別來跟大家分享!
老師提到~
抄《心經》的好處:
1. 活在當下
生活忙碌,我們常常活在過去的回憶,煩惱未來的事情,總是忘了“活在當下”!
寫毛筆字時,為了讓字體工整,拋開手使用原子筆的慣性,控制墨水的量,毛筆的各種角度,我們必須專注在當下的每一刻,才能將字寫得整齊劃一。
也許抄心經的這20分鐘會是你一天24小時中最平靜的時刻。
2.懂得進退
當我們專注著如何撇,如何捺,才能使字體工整時,也能對應到及幫助到我們的生活中,留意與人的互動細節,如何進退得宜。
3.心經為高能量的經文
心經為高能量的文字組合,是自古至今所流傳的重要經典。
“經”代表過程,而自古以來的各方經典,諸如古蘭經,聖經,佛經,心經...等,都是在說明一個人由此岸到彼岸的過程,又可以解釋為,一個人由殘缺到圓滿的過程。
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力量,比如顏色有力量,圖片有力量,而文字也是有力量的。
以下影片是科學家透過語言,文字,音樂,圖像等對水所做的實驗,可以看到水產生不同的結晶,結果相當驚人:
《心經》是遠古智慧的結晶,即便目前我們還讀不太懂,它仍有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如果都選擇寫毛筆字來靜心,寫寫一些智慧經典與聖賢之文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淺談《心經》解釋:
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,感受,思想,意志,心識等五種要素,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。他的本質是空,而非實體的存在。
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,不是真實的存在,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,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;而空和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,因此空不異於物質。
有人認為空是沒有,物質是有,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:物質就是空,空就是物質,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,二者既是各別的,也是一體的。感受,思想,意志,心識,同樣也是如此。
這五種集聚的要素,從它緣起性空,它既沒有生起或滅失,也沒有所謂污垢或清凈,更不會增多或減少。所以,在緣起性空的本質上,物質,感受,思想,意志,心識都不是真實的存在,而是空。
甚至於生,老,病,死,或是因滅盡無明而脫離甚至於生老病死,也都不是實體的存在。一切是不可得的,心不執著於一切。心中沒有一絲牽掛煩惱;因而不恐懼生死,遠離一切錯誤,不合理的思想,行為,妄想等等,達到寂滅無為的最高境界。身心內外,這世界,這物質,這精神,統統都是如此。
意即外在世界(物質世界)是你內在世界(靈性世界)的投射,這個宇宙與你是一體的。你生活周遭的一切都是你內心所反射出來的。
這個說法蘇蘇可以認同,也能跳脫宗教框架來思考與咀嚼經文的含義,中立並不帶偏頗地去體會經文中的遠古智慧。
如何在抄《心經》過程中提升自我的覺察能力:
給自己一個安靜舒適的空間,給自己20分鐘,沈澱下來抄《心經》。
在這20分鐘的過程,你肯定會有很多念頭,例如今天有同學分享,他留意到冷氣好冷,手好痠,想到早餐番茄醬的味道,想到今天早上跟老婆的口角,或者想到工作上還沒完成的事情...等等。
當你出現任何念頭的時候,請把它記錄下來,不論是什麼。
20分鐘過後,我們來一一拆解這些念頭,是雜念,煩惱,或者是靈感。
一開始會出現許多雜念,是很正常的,漸漸地我們會進步,雜念會愈來愈少。
如果出現的是煩惱呢?那是不是我們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好?釐清後,我們只要好好處理它,面對它就好了。
或者是我們是否為了還沒發生的事在憂愁呢?或者我們對他人有什麼不滿?那我們在這過程中,我們是否看見自己了呢?能不能好好調整自己呢?
或者在這過程中,透過自己的沈澱,與自己的對話,也能找到生活上的新靈感呢!
最棒的是,我們覺察自己的能力提升了,穿越自己大腦的諸多既有思想,我們離自己的心更靠近了。
今天的講座過後,蘇蘇決定要固定來抄寫心經,不用多,一天20分鐘就好,抄不完也沒關係,重質不重量。
因為這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。
希望今天的講座心得對大家有幫助喔!
我是熱愛冰山下身心靈學習也熱愛學習冰山上的賺錢之術的蘇蘇~
想更了解更多自己的天賦嗎?想知道如何善用你的天賦創造順流的人生嗎?
點選以下連結了解相關講座~ 歡迎跟蘇蘇一起來學理財唷!
歡迎與我一起過自在人生!
📍蘇蘇。愛自由:https://taplink.cc/susu_freedom
蘇蘇·愛自由
sisicc888@gmail.com